查看原文
其他

舞台上的水怎么来的?圣火如何从水中点燃?军运会开幕式揭秘来了

新闻联播 2019-10-28
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
昨晚开幕了
“和平的薪火”文艺表演
将技术糅在艺术中
不仅惊艳世界
更是让网友们憋了一肚子疑问
舞台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?
又是怎么消失的?
这么多演员是怎么突然出现的?
圣火是如何从水中点燃的?
……
别着急
我们这就来揭秘啦

2万平方米“地下城”内600余官兵托起整场演出

“开幕式上很多节目有上千表演者,观众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的,也不知道从哪里离开的。”



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开幕式总导演杨笑阳介绍,导演团队采用了国内首创、2万多平方米的世界最大全三维立体式舞台,将体育场地面整体变高2.5米,舞台上都是暗道舱门,下方设置了许多机关,还有大型的机械运动,容纳着“千军万马”。



开闭幕式视觉总监沙晓岚说,“演员、机器都藏在舞台下的空间里”,表演时,演员用巧妙的方法出现在舞台,表演所需要的亭台桥楼在升降机的帮助下,也可以按照计划到达舞台。


在全三维立体式舞台之下,“藏有”600余名官兵,他们负责操控25个人员通道、116块道具翻板、29个雾森设备和37个景物升降平台。



舞台上看似轻巧的升降,背后却没那么轻松。比如《文明之光》表演单元结束后,官兵们要在6分钟内,将22块翻板上的岩石换成小麦,同时要保障演员从通道入场。每块翻板面积为16平方米,重达300斤,需要6个人同时作业。但支撑翻板的立柱之间距离狭窄,翻板卸下移动时仅有不足20厘米的剩余空间。官兵们在反复试验练习后,实现了3分钟完成景物切换。


开幕式总导演杨笑阳称,官兵们“用双手托起了开幕式整场演出”,也用双手确保了全三维立体式舞台的惊艳呈现。


舞台下藏着1米深水槽


“水从哪里来?水到哪里去了?”



     在军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中,水成为最令人惊叹的部分,它化身为长江、黄河以及中华大地上的大江大河,总是以令人意外的方式出现,又令人措手不及地消失,出现与速干都只在一瞬之间。在2万多平方米的舞台上,如此庞大的、及膝深的水是如何做到瞬息万变的?



“在大型赛事开幕式中使用真水是十分罕见的,而在这次表演中,长江、黄河等水域都采用了真水来表现,和陆地景物一道打造舞台效果。”



开幕式视觉总监沙晓岚揭秘,在舞台下方的空间中,藏有一个1米深的水槽,机器设备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将水送到舞台上的指定区域,再结合影像,表现出各种景象。


“骆驼”里面藏着演员 


“我们送出去的都是和平,与丝绸一样和我们的肌肤相贴,是那样的滑润,是那样的亲切,就像今天的‘一带一路’



 总导演杨笑阳介绍,为了呈现最好的效果,导演组在《丝绸之路》节目上用了很多心思。



升上天空的巨大丝绸,是目前世界上在舞台上应用到的最大的一块布。而“沙漠”上,商人们牵着的骆驼,非常逼真,不少观众都没看出来骆驼其实是由演员扮演的。



路路相连,美美与共。从古代的丝绸之路走到今天,中华民族也在走向伟大复兴中更加开放与包容。开幕式上,复兴号高铁、中欧班列等元素也惊艳亮相。


飞天仙女其实也“恐高”


“对于演员们而言,第一关就是克服‘恐高症’。”



看过开幕式中的《丝绸之路》,不少观众都被凌空翱翔的飞天女“美哭了”。“飞天女”和“空中商人”吊着威亚在“空中沙漠”行走,以3D的效果呈现出在沙漠里的各种状态。这些“飞天女”和“空中商人”,是来自武汉杂技团的14名演员。



武汉杂技团带队老师谢虹说,演员们吊上威亚后,要在场馆外60米的高空中候场至少20分钟;随后再吊到舞台中央去,在20米的高空中,进行大约5分钟的节目表演。



这种高空表演,对杂技演员来说是不是“小菜一碟”?谢虹介绍,并不是每个演员都练过高空杂技,在剧场,高空杂技演员最高也只悬空到10米左右。对于演员们而言,首当其冲第一关就是克服恐高症。


圣火如何从水中被点燃?      
军运会火炬燃烧装置工程总监马楠透露,火炬采用的是天然气,天然气比较轻,通过水这一介质把燃气托到水柱的上方进行燃烧。要解决的困难是火焰在水中燃烧的稳定性、火的颜色和热辐射的范围,既要有可观赏性,又要有可控性。

      火炬团队在接到任务后,用了两个月的时间,制定了符合创意的燃烧装置方案。保证控制器可以随时达到最佳状态,还准备了人工保障,可手动点燃。


(综合自长江日报、中国青年报等)



更多消息,扫描二维码关注《新闻联播》

©新闻联播

更多新闻


监制/李浙  主编/王兴栋

编辑/文雅

©新闻联播


太美了!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